不管工作多难、多累,他从无怨言;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施工现场有需要,必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十年建筑时光,终将他打磨的更加成熟,也让他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九建人”。他就是毕书义,坚守在施工一线的优秀青年员工。今年5月,他荣获了神木公司“青年先锋”荣誉称号。
成绩的获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2013年,毕书义加入到神木市麟州华府住宅小区项目,放线工作结束后,他调到地下车库,负责现场的生产任务。 由于车库面积大、渗水点多,急需解决渗水问题,为了不耽误后续的回填土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毕书义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将地下车库划分为四个区域,对各区域进行编码,每天拿着手电筒和照相机对各个区域进行观察和比对,晚上在汇总到电脑上。经过不懈的坚持和努力,项目终于按时把渗水问题解决,从此以后同事们给他起了个亲切的绰号——“地下工作者”。
2015年,毕书义被调到草条沟生态治理项目,为了赶工期,他白班夜班两班倒。直到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段时间自己每天晚上嘴里叼着手电筒,借着微弱的灯光给拉土车开票据。塞北的冬天,农村山上的温度能达到零下30度左右,而他,一站就是一晚。待到白天,又往往伴随着沙尘暴,每天下班,他的身上都只能看见两个眼睛,其余都是沙子。
2017年,毕书义被调到神木市栏杆堡移民搬迁项目,他负责的是移民搬迁项目的第一个村子,所有的工作和之前变化很大,项目的材料、人员安排以及村里的协调工作都得他来安排。生活条件也很艰苦,每天,毕书义都和工人同吃同住,村里缺水,吃水还要从河里拉,住的地方没有手机信号,劳务工人都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是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毕书义一直坚守岗位,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直认可,当村民把一面红彤彤的锦旗送到他手里的时候,他觉的,再苦都是甜的。
2018年,毕书义被调到神华空分装置项目,由于当时项目刚进场不久,人员配置比较少,他一个人负责两套压缩机厂房的生产任务。现场的机械调配、工人的安排、材料计划等等,都由他负责管理。虽然只干了短短3个月,但是学到的东西让他受益匪浅,尤其是神华集团和监理单位对每道工序的把控、对隐蔽验收程序的把控、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各类规范的了解程度,让他感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以至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鞭策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历经磨砺,2020年,毕书义被调到呼家塔煤矿联合建筑项目担任项目负责人,负责现场全盘管理。说是项目负责人,但所有的内业资料也得他自己来完善,合同、挂账付款、材料报表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是自己原来没有接触过的,刚开始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从头在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学习,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
十载青春,一晃而过。毕书义总是说:“路再远,只要方向对了,总能到达。”对于九建人来说,“敬业守信、勇担责任、建造精品、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向善而建”的企业哲学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只要我们心中坚守这样的信念,脚下就不会缺乏远行的力量。
他坚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