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冠疫情以来
榆林城区从未面临的挑战
从个位数到百位数
感染者遍布榆林东西南北
仿佛仅仅一夜之间
这座城市陷入无边的沉寂
病毒的速度非常快
但,志愿者的速度却更快
在黑夜中在寒冷中
他们冲在最前与病毒对峙
这是九建集团的速度
这是爱的速度
九公司 马继龙
“我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同时也是九建集团的一员,这次抗疫行动就是战场,我必须要为小区居民站好岗、把好关。”马继龙作为集团一名下沉一线的党员干部坚定地说。
主动报名之后,11月15日,马继龙被分配到了榆溪花园小区担任防疫志愿者。
这几天来,他的任务就是协助社区做好防疫工作。白天,他担负小区大门查验、环境消杀等工作。晚上12点准时进驻临时检测点,搭建临时核酸检测点、并帮助搬运核酸检测物资。
榆溪花园小区人口基数大,常驻人口就有2400多人,马继龙一忙就是一整夜。
“请打开您的一码通,找到健康码扫码,并报姓名”“请排队的居民保持一米线距离……”就是这简单的几句话,他每天晚上要重复几千遍。
每天晚上他都要喝几杯浓茶,眼睛累得抬不起来眼皮。当问他累不累的时候,他却只是笑一笑说:困难只是暂时的,辛苦也是一时的!我相信榆林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
自2021年以来,马继龙先后参与过数次疫情防控演练,负责过防控工作秩序维护员、信息查验员、院落长等多项工作。
忙碌的身影伴随着铿锵的话语,马继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九公司 郭文广
穿上志愿者马甲,戴上口罩,作为集团下沉基层一线的干部郭文广,第一时间就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
11月15日,他被所在社区分配至永安路十字路口负责值勤,另外还包抓榆林福鼎泰小区外三个商铺。
“您好,没有通行证不能出行,请配合我们工作。”“请扫二维码,主动测温。”“您好,请将您的孩子带好,快点回家去!”手拿一只扩音器,化身“大白”的郭文广每天都要重复很多遍这样的喊话。
自2021年以来,郭文广先后参加了多次疫情防控演练,担任过信息排查员、门卫值守、路口值守、扫码测温等工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有时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他始终保持耐心,反复向大家解释疫情防控规定以及遵守规定的重要性。“我们暂时的封控是为了更早地实现自由,等到疫情结束,大家才能更安全、更自由地生活。”
寒风阵阵袭来,郭文广的双手被冻到通红,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默默坚持,用实际行动彰显着“战疫”中的责任与担当。
安装公司 高源
24岁的高源是榆林市肤施路社区发电管理中心小区的一名下沉干部。
11月16日早上六点,在接到社区下沉任务后,高源随即调整状态,整装出动,全身心投入至疫情防控中,冲在防疫第一线。
作为一名有三次防疫志愿经验的“老”志愿者,面对各项防疫工作这个小姑娘早已得心应手,疏散人群、发放通行证、人员出入登记......每一项工作在她的手中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榆林的夜晚,寒风阵阵,作为这个城市的“守夜者”,看着小区万家灯火,高源心中的力量仿佛源源不断,得以驱散寒冷,继续向前。
她所负责的小区高龄居民较多,除了必要的买菜外,遛弯、遛狗、儿女探望等情况比比皆是。如何有效劝解居民严格遵守居家防控要求,成为了高源的首要难题。
对此,跑前跑后,反复说明当前严峻形式,听取居民所需,汇报社区积极解决,来回穿梭于其中的她俨然成为了调解的万金油。
“我是一名共青团员,这个时候就应该站出来,这是我的责任,能在这个特殊时期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我也很开心。”口罩下的笑容,也成为了她此刻最美的模样。
装饰公司 孙星
11月16日早晨8点,本该是一派车水马龙早高峰的榆林市城区万籁俱静,这座被疫情席卷的城市被迫停下了脚步、屏住了呼吸。
清晨空荡荡的榆阳西路裕隆巷东巷,风刮起一片干枯的落叶,落在了一个小伙的肩膀上。利落的寸头,结实的身体,坚毅的眼神,他就是孙星,九建集团一名党员职工,疫情前线坚守的志愿者。
“作为一名党员,我应该在疫情防控中走在前,做表率,干出样,我希望自己能够为疫情付出一点绵薄之力。”
34岁的孙星腼腆笑着说,作为两个宝贝女儿的父亲,他希望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更希望为周围的邻居,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早在榆林本次疫情之前,他便已经积极参加过三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如今,孙星依旧主动站出来,在榆阳西路裕隆巷东巷值守,禁止人员出入,为特殊人员办理出入证,并协助医护工作者为附近居民上门采集核酸。
即使辛苦劳累,即使冒着风险,他也勇敢逆行,相信爱终将战胜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