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集团实现“双百亿”目标,昂首迈入陕建控股集团“百亿俱乐部”的基层实干者缩影,是奋战一线中涌现出的履约排头兵和攻坚主力军。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
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
但是
他们有同一种气质,叫优秀
他们有同一种态度,叫担当
他们有同一种信念
向善而建
寒来暑往、以身作则,无惧风雨、夜以继日,攻克一个又一个阻力难关,刷新一次又一次建设速度,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他们的精神,值得学习!
今天,我们站在“百亿九建”新起点上,翘首展望“十四五”宏伟蓝图。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职工踔厉奋发、实干笃行,奋力谱写集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集团党委宣传部特开设《百亿九建 建功一线》系列人物报道专栏,走进项目攻坚一线,聚焦这群攻坚人,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汲取他们的奋进力量!
现在让我们走进集团装饰公司北京师范大学榆林学校(小学)项目生产经理——杜小飞。
“今天又完成了一个小目标,明天奖励自己一个鸡腿!”
“哎,今天的小目标没完成,明天必须加班了!”
这是杜小飞每天晚上查漏补缺时都要对自己说的话,他一直把“三省吾身”作为自己的人生要求,每天一个小目标,一个月就是一个中等目标,那一年加起来就是不得了的大目标了,而90后的他也靠着这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走到今天,成为了一名现场核心管理人员。
2020年,刚来到装饰公司的他便被分配到了集团榆林市体育中心体育场项目,期间正逢中科院项目临建搭设,杜小飞心想:我这运气可真是好,一来就有大项目要做,于是他干劲满满。
临建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圆满完成任务,二十多天的工期里他有一半时间都在加班,每天凌晨3点才下班,早上七八点就又赶往施工现场。虽然工作繁重,但杜小飞心里很满足,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肯定。
2021年7月,他又奔赴雄安参加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小市政工程的攻坚大会战。本以为只是去轻松学习4天的他压根就没有带任何行李,谁知到了以后临危受命,立刻走马上任担任现场管理的重要任务,这一待便是九十多天,成了装饰公司援建时间最长的管理人员。施工现场条件很艰苦,天气还特别炎热,一天下来工服都能拧出水来,皮肤都被泡白了;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连续一个月他都只能每天睡三个多小时;他的舌头一直都是肿的,上面深深的牙印看得工友都害怕。
可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并没有让他退缩,他一直秉持着九建铁军精神,每天不辞辛劳坚持到底,别人不走我不走,别人努力我更努力。
指挥部把工期最紧、工艺最复杂的铺装任务交给了装饰公司团队。而杜小飞便是现场主要负责人,面对点多面广的铺装作业面,他带领着近百号工人从头忙到尾、从东忙到西,没日没夜半个多月,几乎每天平均工作18个小时,每天的通话记录基本维持在240-260次,漂亮完成任务的背后是与家人近一个月的失联。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小市政工程如期履约,陕建人决战决胜的拼搏姿态得到了建设单位的肯定,大家的艰苦奋斗、默默奉献也得到了集团的褒奖。
自从来到集团,小飞所参与的项目全是省重点工程,所有的项目特点均是规模大、工期紧、任务重,全年休假几乎不超15天,从进入项目的那一天开始工作强度便与时间成了正比。
与此同时,作为党员的他,还担任着装饰公司党支部的宣传委员、党小组组长,紧张工作之余党的理论学习他也始终不放松,遇到重要会议,第一时间组织基层党小组成员及基层群众学习会议精神也成了他的常态。
而他在装饰公司的人设也成了全能的救火队员,同事们经常开玩笑说道:哪个项目工期紧,任务重赶紧让杜小飞上。自从他来到集团,每年都被评选为集团装饰公司优秀员工。
他的角色很多,在公司,是一名生产经理、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家里,是一位丈夫、也是一位父亲。
生活中爱人虽有抱怨,但还是非常支持和理解小飞的工作。曾打趣的感叹,刚结婚前三年俩人因工作原因而异地生活,好不容易经过三年努力考试,几经波折,终于都回到了榆林,却发现同城还是异地。
每天小飞要么吃住都在项目,要么就是半夜回来,一大早便走。下班回来的时孩子睡了,早上走的时候孩子还没醒来,生活中似乎孩子和父亲就没有交集。
可以说从入职那天起,他就一直在忙,多少个日日夜夜,他的身影在项目奔波,作为一名党员,他担起来一个党员该有的担当,每个加班的深夜,老婆孩子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总是顾不得多说几句便去忙碌。
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小市政工程、在榆林市会展中心项目、在榆林市运动员村项目,他一次次用热火朝天的奋斗与不获全胜誓不休的拼搏,深情诠释着“向善而建”的企业文化,用青春的力量,流露着对企业最真情的告白。
这就是小飞,一名踔厉奋发的九建人,一名勇毅前行的共产党员!
|